1103 字
6 分钟
伪数智,纯形式

鸡蛋碰不过石头,本文事例非本人经历,没有针对任何学校,若对号入座,那你就是对的。

班级小管家,一个当代学生耳熟能详的产品。在如今信息化的节奏下,数不胜数的课外培训机构开始使用线上批阅作业代替传统手批,美其名曰“数智化”。

对于学校这种正规教育场所,传统手批方式仍旧很受欢迎。但某学校没能按捺住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形象建设”而跟风使用线上批阅系统。

被提交记录蒙蔽的双眼#

国庆假期结束后,在某校发生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一幕:教室里,班主任刚组织收完全部假期作业,此时有三位学生,虽按照教师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作业,并将纸质版完整地上交了。但是“班级小管家提交次数不满足最低要求”,被处罚“站一上午、写800字检讨书、本周放学时留校1小时”。

且不争辩这是班主任个人行为还是学校的传统,你把线上提交这一流程看得如此之重,没有任何意义。就算老师在线上将作业批了,学校不让携带手机,这一事实就推翻了你的伪重视。

并且,根据该事例中的逻辑,学生“实际完成的纸质作业”完全符合教师预期中的质量,但只要没有“提交班级小管家”,就会被粗暴地认定为“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这体现第三点——“视奸、控制欲、自以为是”,请自行往下翻。

毫无提效,形式主义#

某校每周返校后都有一个交作业高峰期——组长是每一组的“中枢”,每组六个人的九科作业同时汇总到组长处,由组长分门别类地摆放。

班主任几乎不留给组长整理的时间,宣布开始收作业之后不久,就要求九科课代表起立,每科课代表在1分钟之内收齐全班所有组的作业。

此时,应该有明白人会想到——你不是有班级小管家吗?

是的。某校在有了班级小管家作业提交流程之后,仍保持着纸质作业上交的流程。我的评价是,如果你搞所谓“小管家”之后,能够取消返校后的收作业流程,给组长减负,我无言以对;但是你搞了“小管家”,还要再收一遍,那你的“小管家”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数智化”而“数智化”,为了面子而搞形式主义!

自以为是#

某校开学时似乎就召集了学生去训话,领导说“要让学生在家里就像在学校一样忙”,并且话里还有一层意思——“要让学生‘有计划’地度过周末”。

结果真是这一出:其在节假日给学生出了一套完整的计划表,包含着每天做什么任务,和在什么时候提交。随即,班级小管家里就出现了对应的任务。截止日期也写得明明白白。绝大多数作业设定了截止后不可再补交。

而前文提到的国庆作业“未按时完成”一事,大概就是因为学生在遵循自己的计划和遵循学校的计划之间选择了前者,结果学校不吃学生这一套。

写到这,我是无法置评了。学校是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和计划,这些都属于学生自己的思想,需要被认可和尊重。像是学校这种一概打压,“我做的就是对的,你必须遵守”,只会得到学生假意的顺从。就如《诫皇属》:“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不应该是学校的傀儡。

再次声明#

本文没有针对任何学校,所提及事例均为他人口述,你如果觉得不对,就是你对。

伪数智,纯形式
https://luming.cool/posts/2025/10/fake-sz-true-xs/
作者
RiseForever
创建于
2025-10-11
许可协议
CC BY-NC-SA 4.0